“不怕二月廿一阴,就怕二月廿一晴”,今日晴天究竟有啥好怕的?
“二月廿一晴,六月田干裂。”这句古老的农谚,像一把悬在农民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着人们:春天的晴天,未必是好事。今天是2025年3月20日,农历二月二十一,天空湛蓝,阳光明媚,可这样的天气却让不少人心里打鼓——晴天,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二月廿一晴,六月田干裂。”这句古老的农谚,像一把悬在农民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着人们:春天的晴天,未必是好事。今天是2025年3月20日,农历二月二十一,天空湛蓝,阳光明媚,可这样的天气却让不少人心里打鼓——晴天,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第二个感受,“中国制造2025”这个战略规划的实施成果还是基本完成的,成效很大,但争议也很大。刚才陈老师也说了,关于“中国制造2025”有一种舆论认为,我们是给人提供了在贸易战中打击自己的一个方向和靶子,比如之前做了两部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和《大国重器》,
新时代以来,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中国不仅为本国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也为全球环境治理和绿色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新修订的科普法于2024年12月25日施行,本次修法由原来的6章34条增加到8章60条,近50条内容被扩充和修订。(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在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中,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观察与理解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智慧与经验,这些智慧往往以谚语、俗语等形式流传下来,指导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产生活。其中,“二月十六不一般,老人说最怕‘二月十六一日晴’”便是一句富有深意的民间说法。这句谚语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天气变
网格员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向居民递上倡议书,热情讲解植树造林对改善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在居民楼里,网格员入户为居民送上宣传页,耐心介绍植树节的由来,日常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不随意践踏草坪,不攀折花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针对年纪较大或行动不便的居民
当今世界,纷繁复杂,变乱交织,国际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各国利益紧密相连,既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的方向,又充满激烈竞争并随时遭遇不确定性和各种挑战。人类文明在取得进步和成就的同时,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和考验。
北京2025年3月13日 /美通社/ -- 益普索Ipsos自2014年起定期开展《益普索全球趋势洞察》研究,该研究在过去十年间向大家呈现了公众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与不变之处。
“出九定旱涝”的说法便是流传甚广的一种民间智慧。这一说法基于农历中的“数九”习俗,认为在“九九八十一天”的寒冷冬季过后,即“出九”之时,自然界的某些迹象能够预示接下来一年中的旱涝情况。然而,随着现代气象学的发展,我们不禁要问:这一古老的说法在当今社会是否仍然有
法国政府10日发布该国第三版《国家气候变化适应计划》,将通过政策杠杆和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到本世纪末法国本土气温上升4摄氏度的可能性。这项计划由法国国土整治和权力下放部以及生态转型、生物多样性、森林、海洋和渔业部联合发布。该计划指出,按照目前的升温趋势,若不采取措
2024年6月,由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研究员邓云成、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与创新署行为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Hertria Maharani Putri等6位学者在《岛屿与海洋研究杂志》(JIMS)上联合发表了题为《将气候变化纳入全球海洋治理:国际海洋法法庭关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24日凌晨5点半,在超时35小时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巴库正式闭幕。COP29被称为“气候资金COP”,其主要任务是就2025年后的气候资金新的集体量化目标(New C
报告指出,森林自古以来便是人类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撑,从提供食物、木材到助力现代生物经济发展,其价值不可替代。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林产品数据成为评估政策成效、助力脱贫、促进贸易以及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工具。报告回顾了粮农组织自1946年设立林产品统计部
2月气温没有升高,反而是受到了拉尼娜的影响,整个2月,气温都是偏低,比往年同期冷。两个月的极端气温变化,也让气候专家意识到了,如今极端气候的变化更难测了。
今日出九,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不怕出九雨一天,就怕出九一天晴”,这句充满智慧的话语,蕴含着古人对气候变化的敏锐观察和农耕生活的深刻理解。今日恰逢出九,我们不妨一同探讨,出九晴天究竟预示着什么,以及这句谚语背后蕴含的道理,看看有道理吗?
法国政府3月10日公布了第三版国家适应气候变化计划(PNACC),其中包括52项措施,以帮助法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不过,一些气候专家认为该计划还有待完善。
“九九尽桃花开,桃花不开啥预兆”,这句流传已久的俗语,不仅描绘了一幅春日桃花盛开的美丽画卷,更蕴含着对自然规律深刻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期许。明日便是九九尾,即数九寒天的最后一天,人们不禁要问:桃花会开了吗?这背后,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关注,也是对来年收成与生活的美好寄
明天,我们将迎来“数九”中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俗称的“九九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九”是一个用来记录寒冷冬季逐渐走向温暖春天的独特方式,人们通过观察每一天的天气变化,总结出了许多与农事、生活息息相关的谚语和预兆。其中,“雨水多不多,就看九九尾”这句老话,便是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核心期刊(A库)和国内外多种重要检索数据库的来源期刊。从2021年1月起,获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语种变更为中英文,可以接收全英文稿件。
气温创下新纪录,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台风、暴雨、干旱、寒流,似乎每一场天气背后都隐藏着潜在的灾难。